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第27章 鬼才老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公元1436 年,正统元年二月十六,大朝会结束后。【56书屋 www.56book.cc】

皇长子雍亲王朱祁镛回到雍亲王府后,

第一时间,就当前朝堂上的势力形势问策于雍亲王府长史徐有贞,

毕竟今天的大朝会,徐有贞也参加了,朱祁镛想听听自己的第二大谋臣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要告诉自己。

果然对此,长史徐有贞还真有话要说,

“王爷,今天您也应该看出来了吧,您在朝堂实在是没有什么竞争力啊,

即使退一万步讲,科举在李时勉的主持下,您收获了一部分人才,但现在朝堂的几大核心位置,已经被内阁和孙太后王振一党所占有,

那这些人才在您这里看不到出入,其结果就是为内阁和孙太后王振所用。

说句掉脑袋得话,即使过几年太皇太后和内阁三杨都不在了,

从现在朝堂的形势看,真到那时,朝堂的第一大势力依旧是孙太后和王振。

因为皇帝也在长大,到那时皇帝必然会亲政,至于王爷您可能到那时监国不监国还的两说。

就最好情况而言,那时即使王爷您还是监国,那监国和皇帝,哪个更值得大臣效忠呢,

不要忘了旁边还有个孙太后和王振在看着您,孙太后和王振必定不会允许您,在监国期间做大的,这是必然的。

所以您在朝廷真的没有任何优势,这是身份地位决定的,无法改变!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监国,只要大臣们不是个傻子,那他们都知道该选择谁!”

听了长史徐有贞的分析,朱祁镛惊出一身冷汗,

看来自己和恩师李时勉,五位师兄之前的谋划方向完全错了,

如果真按那个朝堂争雄的方案谋划去做,

那结果到头来,等待自己的可能就是真为皇帝或者太子做了嫁衣。

“那不知长史有何妙计?”雍亲王朱祁镛急切的问道,

看到自己成功引起了雍亲王朱祁镛得重视,徐有贞心中大定,

他早就发现了这个致命问题,就是故意不说,在等雍亲王朱祁镛自己主动问策自己。

如此自己才能真正取代李时勉,成为监国雍亲王朱祁镛的第一谋臣。

他徐有贞,从来都是只做第一 ,绝不当千年老二。

看来自己能否取代李时勉成为雍亲王朱祁镛的头号谋臣,就在这次了。【53言情 www.53yq.com】

对此,显然长史徐有贞早已想好对策,只听其缓缓说道,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明争暗退,谋取南京,

储备人才,静待时机。

风云突变,取而代之!”

随后徐有贞进一步解释道,

“王爷,我们明面上在京师和孙太后王振争雄,暗地里拿下南京守备,在南京六部储备人才,

等待时机,我估计我朝和蒙古必有一战,一旦战争起,可以借机,怂恿皇帝带领内阁和六部亲征。再暗中派出杀手,把皇帝除了。

王爷用自己监国得优势,趁内阁和六部不在京师之时,联合王妃的父亲,控制京师,

在把南京六部储备的忠于王爷的人才,调往京师,重建内阁和六部。

如此即使孙太后和皇子依旧在京,但没有原来的朝堂势力为其助力,其也必定孤掌难鸣,

加上皇帝已死,皇子又小,朝堂在您手中,您做为监国,登基不是自然而然的嘛,

等您登基以后,原来的朝堂势力,还不是由您拿捏。”

徐有贞的办法实在是高明太多了,比之前和恩师李时勉,师兄们商量的办法强多了,为了调动徐有贞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朱祁镛鼓吹道,

“够高明 ,够阴险,够有胆,不过本王喜欢,哈哈哈哈……

徐长史,以后你就是本王的头号谋士,本王登基以后,你就是本王的内阁首辅!”

听闻此话,果然徐有贞是动力十足,火力全开,

不用朱祁镛提问,就开始说起南京守备,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如何谋取南京守备?

只听其继续说道,

“王府,南京守备处是大明朝两京之一南京地区的最高权力部门。

不仅掌控长江防线及江南地区的54卫所兵力和江南漕运12万大军,近43万的军事力量,还掌管南京六部的一切政务纪要。

这一部门可以说是大明朝除内阁和司礼监外的第三大重要部门,

也可以说,谁掌控了南京守备这一部门,谁就拥有了大明朝全国一半之地,还是钱粮赋税重心的江南之地。

正是因为这一部门,太过重要,所以历来这一部门,都是有皇帝最信任的亲信掌控,

皇帝最信任的亲信是谁呢,不是文成,不是武将,不是勋贵,而是身边的太监,也就是家奴,只有家奴才会和家主捆绑在一起,利益与共。

所以南京守备这一部门,历来由宫内太监掌管。

而且为了分权和制衡,一般都是由3个太监共同管理负责。

历史上的南京守备,始设置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

下旨让靖难功臣,襄城伯李隆,协助太子朱胖子留守南京,处理南京军务。

也就是从襄城伯李隆开始,便有了守备制度的雏形,

襄城伯李隆,可以说是第一代南京守备的负责人。

成祖朱棣最后一次北征于途中驾崩,

仁宗朱胖子即位,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为了确保南、北两京的局势稳固,

尤其是南京并没有皇室驻守,

故仁宗朱胖子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派太子朱瞻基前往南京,同时让南京勋戚襄城伯李隆协助太子朱瞻基留守南京。

因为南京太过重要,而太子不可能一直留在南京,这才是南京守备制度出现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仁宗病危,太子朱瞻基北返登基为帝的这一年多时间,南京守备都是由南京勋戚襄城伯李隆负责。

宣德元年,皇帝朱瞻基平定汉王叛乱,彻底坐稳皇位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调整陪都南京的机构设置。

因为陪都南京实在是鞭长莫及,皇帝朱瞻基为此,采取了多种方式加以制衡,

以守备大臣、守备太监、参赞机务三人共同管理陪都南京的大小事务。

同时,又单独设置了操江提督,以确保盐政的正常运行。

至于南京的六部和其他衙门,则基本上都是闲职,没有什么太多紧要的政务。

一般情况下,担任南京六部尚书的大臣,都为在朝失势者,讲得体面一点就是把他们放在南京养老,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发配南京让他们远离京师北京的最高权力中心。

而这,却正是我们的机会,王爷我们可以假借,在和内阁和孙太后得争权之中失败,把我们的人调往南京六部,担任南京六部尚书!”

说到这里,徐有贞特意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雍亲王朱祁镛。

看到王爷朱祁镛点了点,显然是认可了自己所说的,“明争暗谋”,

之后徐有贞继续说道,

“王爷,南京的最高军政处就是南京守备处,

南京守备处共设有守备大臣、守备太监、参赞机务三个岗位。

虽然守备大臣是南京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但实际上作为皇帝最直接的代表,守备太监才是真正的一把手。

臣专门找机会调查了一下,

此时,正统元年南京守备处的人员情况。

参赞机务是黄福,兼任南京兵部尚书。

守备大臣还是南京勋贵襄城伯李隆。

守备太监有三人,分别是王景弘,侯显、刘永诚。

三人中权利最大是王景弘,

此人洪武年间,入宫为宦官,曾经是郑和得副手,宣德八年七月从海外返回,后升任守备太监至今。

另外的两人是公公侯显、公公刘永诚,

而公公王景弘年纪最大,也是时候该养老了,这正是王爷的机会。

推忠于自己的宫内先帝宣宗时代当权的太监上位,掌控南京守备处。”

听了徐有贞的叙述后,朱祁镛立刻想到了,此时正失意的公公海涛。

他可是宣德皇帝朱瞻基时期的司礼监太监,还曾经是太皇太后身边的红人,更是和自己有些情分。

朱祁镛把公公海涛的情况给长史徐有贞说了一下后,

徐有贞主动邀功,要替朱祁镛拿下公公海涛。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

三年之中,不知道徐有贞用了什么方法,

总之结果就是三年后,公公海涛主动投靠了监国雍亲王朱祁镛。

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二月初一大朝会上,公公海涛被太皇太后和内阁,任命为南京第一守备太监。

至此,南京守备处落入监国雍亲王朱祁镛得势力范围。

于此同时,还有两道关于南京守备处的任命被一起通过,

其一,南京守备大臣由南京勋贵襄城伯李隆之长子李珍担任,同时兼掌中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事务及督操江船、提督屯田等职,

襄城伯李隆调往京师,掌管中军都督府事务兼任京师禁卫军总兵官,总管三千营军马。

其二,鉴于南京守备参赞机务兼南京兵部尚书黄福病重请辞,由正统元年状元,先进接任南京守备参赞机务大臣兼南京兵部尚书。

那正统元年状元先进,又是何许人也?

是否会对雍亲王朱祁镛谋取江南的计划,产生威胁呢?

请接着往下阅读!!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